

提交成功,感谢您的莅临!
请稍后,丰色·中国项目经理将尽快致电您,
为您提供详细项目免费策划设计咨询服务!


丰色顾问小陈

扫码,加微信好友


您的项目总费用: 元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丰色顾问小陈

扫码,加微信好友

微信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零碳行动”高峰论坛
2021-05-18 14:55:30
1709
2021年5月11日,由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指导,瀚蓝环境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零碳行动’高峰论坛”在广东佛山举行。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潘永桐到会祝贺并致辞;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局局长金紫荆星章勋贤、太平绅士黄锦星局长发来贺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副所长郑宏泰博士带来视频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勇,清华大学研究员鲁玺等专家做专题报告。
佛山市南海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潘永桐致辞
同时,加大绿化、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投入力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鼓励绿色出行,推行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区域生态碳汇能力;大力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扶持光伏、氢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瀚蓝环境作为佛山南海的环保龙头企业,一直以来在环境领域及减碳工作努力开拓,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区委、区政府会继续支持瀚蓝环境做大、做强。
瀚蓝总裁金铎致辞

作为总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环保企业,瀚蓝以“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活”为使命,近年来在各个业务板块创新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模式,深入挖掘节能减排的相关措施,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成立瀚蓝环境研究院,致力低碳技术的研发,在事业群层面专门成立减碳专项工作组,促进产研结合,推动低碳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取得更快更好的进展。为此,在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与支持下,瀚蓝与广东省内多家先锋企业率先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减碳联盟”,希望带动更多的行业、企业、组织、机构参与减碳行动。
佛山国家高新区南海园绿色产业创新发展项目签约
大湾区减碳联盟成立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威立雅中国
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广州碳交易所
减碳联盟将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跨界技术合作为主抓手,积极推动工业绿色改造,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在国家相关重要研发课题上,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加快建立节能环保及新能源的公共技术供需市场体系。
零碳行动的企业方案
龙头企业圆桌论坛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金铎:
瀚蓝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减碳工作:一是在商业模式的设计上,从客户的角度思考,如何构建社会综合成本最小的环境治理模式,实现在双碳上的贡献;二是在生产环节,积极推动落实节能减碳、资源循环利用等工作;三是持续利用完善的产业链优势,为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减碳的技术研发应用场景;四是在资本的助力下对孵化企业进一步提供支持,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蒙娜丽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秘 张旗康:
广东华兴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秘 罗金昆:
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允棠: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制浆工程总经理 张勇:
广州碳交易所总经理助理 李原:
专题报告
双碳“背景”的“无废社会”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陈勇
陈勇表示,“无废社会”建设是实现双碳的一个重要路径。而在“无废社会”的建设中,发展“城乡矿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城乡矿山”即将金属元素、有机元素、无机元素、营养元素等废弃物,变成建材、能源、肥料、饲料、化工原料等。希望通过这次论坛,更加重视发展“城乡矿山”,向“无废社会”迈进。
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与挑战
清华大学特别研究员 鲁玺

对于佛山来说,抓住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鲁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讲,要采用绿色的资源,提高效率,采用绿色原料;其次要创新节能方式;第三是探索燃料取代技术,例如构建以电能为主的用能结构。未来碳中和社会的产品需求,如风、光、水技术会带来新一轮的现代化需求,也会牵动一大批产业发展。
碳达峰背景下,佛山典型制造业碳排放分析及挑战与应对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部长 史志呈

佛山陶瓷行业应该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包括科学规划、逐步加大天然气、光伏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并做好纳入碳市场的准备,提前主动了解广东碳交易政策、技术等方面的相关要求,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低碳燃烧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罗光前
我国的能源结构有一个显著特点,能源的主要构成以煤为主。实现零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一个是新能源的利用,另一个是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煤炭发电作为国家现在稳定的“压舱石”的作用可能还会在很长时间里发挥作用,所以必须通过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来实现低碳。
瀚蓝环境绿色减碳时代应对策略
瀚蓝环境研究院执行院长 原晓华

瀚蓝的减碳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包括清洁能源的研究、废弃物资源化、效能提升、CCUS方面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瀚蓝与合作伙伴、上下游企业、各类组织等共同研究、深入探讨,关注新技术发展,做新型产学研研究。未来,希望更多企业加入到“大湾区减碳联盟”,与瀚蓝一起实现“双碳”工作的更大成效。
从园区减碳看碳达峰&碳中和
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主任 聂兵

工业企业统一进入工业园区管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具备供能、供热、供冷、材料、运输、研发、生产制造的园区具有减碳的实际示范意义。工业园区有几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园区的能源结构;二是园区的产业结构;三是园区既要能够采用节能低碳的技术,同时也能够输出节能低碳的技术;四是园区的碳达峰要做到多大的规模或者碳中和能够提前多少年实现,和金融支持的规模息息相关。
电解水制氢技术现状及展望
仙湖实验室 李光福博士

氢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实现碳中和的方向,未来有可能贡献20%左右的力量。但是如果氢来源于化石能源,依然是高碳而不是低碳的,所以未来如何获得氢,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铝加工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铝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 潘学著

广东省铝加工行业应提升包括模具设计等基础设计,结合自动化和智能化,广泛应用创新技术。未来,期待结合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机遇,把广东省铝行业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及清洁应用
佛山市清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叶长流
工业生产脱碳的相关技术在国内开始使用,虽然有不少的挑战,但也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国外已经有不少项目部署氢能热电联产项目,制取氢能以后把氢气插入到天然气管网,在天然气入户端再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技术和装备,可以实现整个能源利用最高效。